top of page
AERO-09.png

2020

AERO-11.png

Completely Online

/For The First Time 

​世界另類教育

國際論壇

6.25-6.28

ZA logo_工作區域 1.png
d41d8cd9 (2).jpg
Cath Fraise.jpg
d41d8cd9.jpg
100793352_877994356039807_64973647766439
Peter Gray.jpg

2020 AERO國際另類教育論壇

 

或許你知道,第一個蒙特梭利創立於1907年,第一所華德福學校創立於1919年,夏山學校創立於1921年,距今都有約百年歷史。但你可知道,有個組織很早就把這群學習者中心教育實踐者串連起來,並且直到今日都仍在世界各地發揮影響力?

 

師承約翰・杜威弟子的Jerry Mintz,不但擁有創校並擔任數十年的自由學校校長的經驗,更是與瑟谷學校創辦人Daniel Greenberg、美國自學運動之父John Holt、批判教育學大師John Taylor Gatto與Jonathan Kozol等教改宗師一同推動1970年代美國自由教育運動(Free School Movement)的老戰友。1970年代起,他參與全美另類社區學校聯盟(National Coalition of Alternative Community Schools, 簡稱NCACS)的創立,並在NCACS暫停並終究解散期間,於1989年創立了另類教育資源組織(Alternative Education Resources Organization,簡稱AERO),延續前人衣缽,成為世界學習者中心教育最重要的資訊、資源、共學、孵化平臺之一。

 

二十餘年來,Jerry與AERO一直站在世界各地「學習者中心教育」的前線:

 

他們曾深入瓦解前的蘇聯,從事地下教育活動,促成蘇聯最早的民主學校。俄羅斯聯邦成立後,更在首任總統葉爾欽支持下,在俄羅斯創意教師聯盟倡議教育民主化,在俄羅斯第一所私立大學Eureka Free University舉辦另類教育師培。

 

他們曾在沒有任何政府支持下,協助北美原住民族成立符合他們自有文化傳統的另類學校;曾在加勒比海維京群島,透過另類教育師培,輔導風雨飄搖的公立學校轉型;更曾在金融危機時,集資拯救烏克蘭、匈牙利、紐約、俄羅斯多所民主學校度過難關。

 

他們手中聚集了世界各地另類教育領袖的資訊與聯絡方式,在網路未普及時,促成了跨國的合作、交流與共學,更與以色列民主教育之父Yaacov Hecht、英國民主教育家David Gribble共同創立了世界民主教育年會與社群(International Democratic Education Conference and Community)。

 

他們發行的《教育革命雜誌(Education Revolution Magazine)》曾在全國書報攤發行、甚至遠寄海外,讓學習者中心教育的精神、實踐與資源在網路尚未普及時,讓世界各地不滿體制教育的親師生看到:原來教育可以不一樣!

 

他們出版的《另類教育手冊(Alternative Education Handbook,1996)》被各地大學收藏,不但記載了另類教育發展的眾多重要資訊,更促使了各自努力的另類教育行動邁向整合與團結。

 

二十餘年來,AERO持續培育學習者中心辦學與教育工作者,協助成立的學校超過一百所,遍佈全球五大洲。如今,仍有上萬人訂閱AERO每週發行,連年不斷的《教育革命》電子報,藉此同步世界學習者中心教育的脈動——而這對那些身處教育資訊封閉、相對稀少的地方,卻盼望不同教育的人們而言,意義格外深遠。

 

今年,受武漢肺炎影響,AERO首度全面在網路舉辦。

 

年近八旬,數十年一日的Jerry與AERO的「不太乖精神」,讓雜學校深深感動。因此,雜學校透過本校教務主任,也是自2012年開始擔任AERO台灣區代表的楊逸帆,自告奮勇擔任AERO的志工(雜學校不會從這次合作中收取任何費用、利潤!),協助AERO優化視覺經驗,並爭取到考量時區與消費能力差異的漢語世界專屬參與方案,只希望朋友們可以認識AERO!我們也榮幸能站在這個國際舞台上,透過實驗教育,讓世界看見台灣!

 

連美國快八十歲的歐吉桑都這麼熱血了,熱愛實驗/體制外/非典型/民主/學習者中心教育的你,還等什麼!?還不快手刀報名!?

 

論壇日期:

美國東部標準時間2020年6月25日(四)~6月28日(日)

 

費用:

歷年實體論壇報名費:原價350美金/人

2020年線上論壇報名費:

  • 原價:成人125美金/人

  • 原價:青少年75美金/人

  • 漢語圈限定優惠價:50美金/人(相當於歷年實體論壇價約1.4折!!!!)

 

焦點講者:

 

(依演講順序排列)

 

Peter Gray

 

美國波士頓學院 (Boston College) 心理學教授,致力於研究神經內分泌學、發展心理學、人類學和教育學。著有《心理學 (Psychology) 》一書,是最多長春藤大學指定的教科書,從進化角度闡釋心理學,目前已出第七版。彼得•格雷近年專注於研究兒童在自由的情況下遊戲,遊戲在人類進化中所發揮的作用,以及兒童如何通過遊戲和探索來自我教育。他亦將這些理念投放到他的著作《會玩才會學(Free to Learn)》內。他是「今日心理學」 (Psychology Today) 網站熱門部落格「學習的自由」(Freedom to Learn) 的版主。

 

美國心理學權威:教育不是用逼的 是玩出來的

瓦解孩子、造成社會崩壞,學校是問題的關鍵?

 

 

 

 

 

 

 

 

 

 

 

 


 

Wayne Jennings

 

Wayne Jennings是一位從教超過六十餘年的資深體制外教育工作者、研究者,不但曾榮獲明尼蘇達州公辦民營教育先驅大獎等殊榮,傑尼士社區學習中心(Jennings Community Learning Center)更為表彰他對體制外教育的貢獻以他命名。

 

他曾創立八所體制外學校:五所公辦民營,一所藝術學校,兩所則為邊緣青少年設立。

 

Wayne Jennings桃李滿天下,影響了許多美國學習者中心教育中生代的教育者。本次論壇另一位講者Joe Nathan的婚禮,就是由Wayne Jennings主持!

 

Wayne Jennings: The founding of St. Paul Open School

 

Educator, author Wayne Jennings offers hope to many families

Book Review: School Transformation by Wayne B. Jennings

 

 

 

 

 

 

 

 

 

 

 

 

 

 

 

 

 

Joe Nathan

 

Joe Nathan博士是美國第一份公辦民營學校法案的主要起草者,創辦並帶領美國學校改革中心(Center for School Change),並曾獲邀擔任美國超過二十五個州政府的教育顧問。過去四十餘年的從教生涯,他從基層公立教師做起,經驗涵蓋教育行政、研究與倡議工作,更獲獎無數。在眾多殊榮中,Joe Nathan甚至曾獲得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資金挹注,成功以教育翻轉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地區的種族與貧富落差。


 

BIG VALUE FROM SMALL SCHOOLS​

 

This Fight Isn’t About Charter Schools, It’s About Justice for Our Students

 

School Choice Isn’t Just Something That Parents Want, It’s a Human Right



 

 

 

 

 

 

Amir Nathoo

 

Amir Nathoo是Outschool的共同創辦人,致力於透過Outschool打造一片任何孩子都能探索任何興趣的線上學習園地。他希望讓凡是因考試而在學校沒教的內容,在Outschool上都找得到!而Outschool自2015年創辦以來,確實大受世界各地的孩子、家長、與老師們歡迎,學生數已經超過88萬人!

 

獲得牛津大學碩士的他,曾任職於IBM,並入選Y Combinator加速器,成功創立後來被Square併購的Trigger.io。在Square帶領產品開發兩年後,終究決定擁抱自己兒時的夢想,創立Outschool:將兒時豐富多元的課外學習經驗,分享給世界上每一個孩子。

 

學生從8萬飆升至88萬,網課網站急需澳洲老師!時薪63刀,還不一定要資格證。

學生在校園外如何使虛擬學習變得個性化

 

Outschool.com使教育脫離學校教育

 

Everyone’s Out Of School: How Outschool Is Making Virtual Learning Personal

 

 

 

 

 

 

 

 

 

 

 

 

 

 


 

Catherine Fraise

 

Cath Fraise是Workspace Education的創辦人,致力讓Workspace Education成為專屬孩子的「Google總部」:讓孩子在這充滿創新能量的「Co-learning space(共同學習空間)」裡,自由使用並探索豐富的學習資源。

 

作為一位擁有三十餘年資歷的資深蒙特梭利教育工作者,Catherine Fraise不但將蒙特梭利教育的精神結合21世紀「共同工作空間」的模式應用於Workspace Education,更創立了國際共同學習社群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earning Communities),致力於研究、設計、並推廣「讓自主學習自然發生的環境設計」。

 

Workspace Education: A Creative Approach to Competency- and Project-Based Science

 

Education Reimagined: Workspace Education

 

‘Homeschooling with Jetpacks’: Inside a First-of-Its-Kind Co-Learning Community​​

 

What Does It Mean to Design a System of Learning? At Workspace Education, It’s Creating Radically Individualized Pathways for Kid

 

 

 

 

 

 

 

 

 

 

 

 

 


 

趙勇(Yong Zhao)

 

趙勇博士,美國堪薩斯大學教育學院傑出教授兼創新創業教育中心共同主任,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領導力教授,中國華東師範大學全球講席教授。美國教育科學院院士,國際教育科學院院士。曾任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教育學院傑出教授,俄勒岡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全球在線教育中心主任,校長傑出教授,英國巴斯大學全球講席教授,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米切爾教育與公共衛生政策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東亞學生擅長數學的秘密?

 

導正科技融入教育的5個最大謬誤

有利就有弊:談教育的副作用


為何東西方世界相互仿效無法使教育獲得改善?

 

Problems with Evidence-based Education: Side Effects in Education​


 

蘇仰志(Ozzie Su)

 

有點胖有點幽默,創業六次失敗依然堅持做夢的斜槓大叔,江湖人稱地瓜校長,因為創立了一所不太乖的全民學校-「雜學校」。 

學習狂熱份子,擅長登高一呼,然後勇敢實踐系統以外的各種創新。篤信可以用藝術與創意解決社會問題,創造最大化的社會影響力進而推動進步與變革。長期投身文化經濟、教育創新,社會設計、品牌行銷等相關策展與跨域整合。


 

雜學展 讓教育成為全世界都想要的台灣品牌

 

賠光積蓄辦雜學 喜劇大叔蘇仰志其實很愛哭

 

蘇仰志:打造不發文憑、不保障鐵飯碗,只幫你找回人生志願的學校

 

 

 

 

 

 

 

 

 

 

 

 


 

楊逸帆(Adler Yang)

 

「將青春期捐給教育與青少年的世界公民」是楊逸帆的自我認識。十四歲起,他便致力實踐他理解的教育本質:共構理想社會搖籃,使人人以自我實現承擔社會需要。

 

其處女作《學習的理由》入圍國內外十餘影展,獲譽「2016十大台灣最重要電影」「近年探討考試教育的最佳作品」。2012年創辦「Awakening 青醒」團隊:成員橫跨兩岸三地,藉媒體探究台、港、中、馬、日等亞洲諸國教育與青年議題,數次跨洋美國專訪《讓天賦自由》作者Ken Robinson等重要領袖;在兩岸三地推動草根教改工作坊,累計上千人參與,並以此一手資料庫,研發適用個體與群體的教改工具、策略與論述。2020年起,在台灣參與並推動「實驗高等教育」的研究、資源整合、修法與實踐。

 

此外,他亦曾以資源媒合、專業諮詢、評審、統籌等角色參與其他教育組織,如台灣DFC、香港教育大同、美國國際另類教育資源組織(AERO)等。曾任國立成功大學教育學程、香港教育燃薪師資培訓計畫講師,於首爾ANYSE論壇、TEDxTaipei等場合演說。

 

雖以教育為起點,楊逸帆的使命是探尋真誠、健康、向善、永續世界的可能。目前為擔任雜學校教務主任,致力於減輕社會對體制教育的依賴。同時,身為獨立研究者與系統思考認證訓練師,持續世界危機之系統關聯與關鍵因子。


 

2015年度關鍵評論網 未來大人物 楊逸帆

 

我想透過迷思看清真相——台灣最年輕的紀錄片導演楊逸帆專

 

楊逸帆:如果能選擇,我要孩子擁有意義與希望的童年時光


 

工作坊:

 

目前大約有30場工作坊,由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專家學者、辦學者、老師、家長、學生自行發起。其中主題包含:

  • 如何在自主學習中探索生涯?

  • 動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 非學校教育中的療癒

  • 用「玩」改變世界!

  • 青年解放與民主教育

  • 把全世界帶入你的教室裡!

  • …...

 

(詳見英文版頁面)

(申請工作坊表單連結)


 

短講:

 

目前TED式的短講主題包含:

  • 關於自學與非學的研究:為何此刻格外重要?

  • 若要學校不倒,你必須有的商管策略

  • 論「探險」對教育的重要性

  • 人類動機的奧秘

 

(詳見英文版頁面)


 

紀錄片:

 

本年論壇將獨家播放入選SXSW影展的《非學生(Unschooled)》與探討3C世代的《「瀏螢」少年:續集 (Screenagers: Next Chapter)》。

d41d8cd9 (1).jpg
100829341_2193843204095737_8638325855380
101003716_2999662566768363_4597693019271
bottom of page